1579期   
2008/07/07

至2008/07/13   

發行人:連瑞猛    
社    長:李蜀平    
總編輯:劉新華    
 主    編:張玉明    
記     者:蔡秋鳳   

 

中醫藥治療腸病毒之淺談

 

◎文╱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組長賴建璋、諮詢藥師吳秋香、副主任戴慶玲


1998年,台灣地區首度爆發腸病毒大流行,造成全台恐慌,當年的腸病毒為「71型」造成兒童致命高達78名,腸病毒的嚴重性才開始被正視。由於近期有散發流行的趨勢,據報導指出也有合併重症心肌炎及死亡的病例發生。大多數的腸病毒感染只有少部份有併發症的,甚至有高達五至八成的患者是不會有特殊症狀,最常見病徵為手足口病與泡疹性咽峽炎。


腸病毒是一群RNA病毒的總稱,共有60幾種病毒,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Group A coxsackieviruses, serotype 1-22, 24)、6型B群克沙奇病毒(Group B coxsackieviruses, serotype 1-6)、3型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 serotypes 1-3)、30型伊科病毒(Echoviruses, serotypes 1-9, 11-21, 24-27, 29-33)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Enterovirus, serotype 68-71)。由於這些病毒都是可經由腸道引起感染,所以在學術上統稱之為腸病毒,其中小兒麻痺在經過了多年的預防注射努力防治之後,問題已經很少了,現在的問題是小兒麻痺以外的這些腸病毒。這些腸病毒下面又可以再分為大約有七十多型,國內所流行的腸病毒,大多以克沙奇病毒稱之,因為手口足病以克沙奇病毒最常見。不同型的腸病毒引起的疾病種類也有些不同,包括手口足病、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流行性結膜炎、心肌炎等。因為有些不同的病毒也會引起相同的症狀,故手口足病這類的病症可能在同一人身上發作幾次。此類病毒世界各地都有,通常在夏季、初秋流行,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糞便、飛沫等途徑傳染,多發生於十歲以下之小孩,雖有成人個案,但很少見,人群密集處,易發生流行。台灣地區因位在亞熱帶,全年都可能感染。


目前台灣較常見且致死率最高的仍屬腸病毒71型,根據醫師臨床診斷經驗來說,五歲以下的幼童若感染腸病毒,會有較嚴重的併發症,大約有1000~10000分之一的致死率,由於人體免疫力的基因非常複雜,所以無法確實了解為何五歲以下的幼童有較高的致死率;另外,病例也有地區性集中的情況,所以居住環境應該也是腸病毒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由於清洗不易,更容易帶有大量病毒而傳染給其他幼兒。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它們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傳染率,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也較容易發生傳染。由於小孩抵抗力弱,因此常經由無症狀、卻帶有病毒的家長而受傳染,或是碰到患者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也可能因為吃進被病毒糞便所汙染的食物而生病,在發病後的1周內傳染力最高,在家庭中、公共場所人群密集的地方傳來傳去。


臨床症狀
潛伏期約為三至五天,大多數感染者,並無臨床症狀或臨床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幾天之後即會自然痊癒。典型症狀為口腔、手掌、腳掌出現水泡、潰瘍,可能合併發燒。病程為七至十天。極少數個案,有可能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麻痺等併發症。尤其新生兒及小嬰兒感染者偶而會發生電擊性病毒性休克症候群,侵犯多種器官,死亡率很高。


中醫臨床辨症與用藥
中醫理論中並沒有腸病毒這個名詞,而是由其病症來探討,腸病毒屬於「溫病」、「濕溫」、「時疫」等範疇,多數的醫家認為此病好發於夏季,這是因為夏季氣候溽暑,天之熱氣下迫,地之濕氣上騰,濕熱交蒸,造成邪侵於肺,小兒因脾胃濕熱又重複感染濕熱邪毒,結果濕熱邪毒外竄於肢末、口及肌表所致;《中醫兒科學》認為此乃風邪熱毒,兼夾濕邪,蘊於肌表為病。多見於手足掌側和口腔黏膜有皮疹、泡疹形成,所以治療方法以疏風清熱為基礎,佐以利濕涼血解毒,其成效顯著。依感染腸病毒後的臨床症狀不同,可分為3種類型:
如果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如發燒、喉嚨痛、頭痛、嘔吐等症狀時,可用使用清熱藥物,如連翹、銀花、白茅根、薄荷、陳皮等診治;口、手、足出現水泡者,可用些涼血藥物,如石膏、生地、知母、茯苓;若起水泡處發癢難耐,可用蟬蛻、荊芥、淡竹葉、地膚子治療。


腸病毒的發病病程大致可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為發病初期,一般的臨床症狀是攝氏38度上下的低熱、頭痛、咽痛、食慾不振,輕微便秘或軟便等,屬於濕熱阻於胸膈,可用清涼藥物使患者稍微發汗,如:銀花、連翹、薄荷、藿香、梔子、竹葉等。第二階段為發疹期,手腳多見水泡,水泡處有麻癢或針刺感,常引起搔抓,發熱較明顯,口腔內有潰瘍出現,因此患者多半不願進食,會口渴,小便量少且色深,屬於濕熱蘊結症候,可用苦寒、利溼燥溼健胃藥物,以達清熱利水的功效。第三階段為發病後期,此階段水泡症狀減輕,口腔潰瘍也會逐漸癒合,體力較差、感到疲倦等,也可能會產生咳嗽、慢性咽炎等症狀,可用養陰生津藥物如麥冬、沙參、桔梗、菊花等,清涼藥物如銀花、薄荷等。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