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

98 / 10.26~11.01

 

中藥學堂
「藥食同源」話「食療」

 

 

◎文╱陳慧芳


中國人自古以來都有著中藥進補的習俗,「食療」最早可追溯至夏朝,距今約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藥膳」是依中醫理論,將中藥和食物經烹調而成的佳餚,它具有預防疾病及保健的作用,故又稱為「食療」,亦即「飲食療法」。「藥食同源」意謂,中藥和食物的來源皆為天然的有機之物,區別在於「中藥」力猛,只能用於患病之時,過則有害;「食物」力微,是人體生命賴以維持的必然食品,久食無虞,因而許多人認為可以將中藥當作食物來食用,這種觀點是絕然錯誤的。現代人逐漸注意到飲食調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希望藉由天然食物達到「食而治病,食而防病,食而補身」的目的。「藥食同源」是傳統中國醫學的特色,最理想的境界是預防醫學,所以近年來各國提倡自然療法,重視養生保健之道,主張由天然食物中吸收營養、進行身體修補工作,正是所謂『藥補不如食補』的觀念。


傳統上民間使用中草藥進補、食療,認為中草藥療效好,副作用小,毒性低,使用安全,然而每一年卻仍然會有零星關於中草藥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的情形發生,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藥能治病,也能致病。正確運用中草藥可以治病養生,但若用之不當,不僅不能治病,還會傷害身體。衛生署有鑑於民間有時將部分中藥當成食補材料,卻不時有誤食中草藥不幸中毒的事件發生,於是公告可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包括「大豆、百合、芝麻、松子、胡桃、淡菜、荷葉、菊花、黑棗、綠豆、銀耳、龍眼肉、山藥、牡蠣(殼)、橄欖、麥芽、生薑、蜂蜜、萵苣、昆布、枸杞子」以及本草綱目內之五穀雜糧、蔬果及畜牧漁獸類等多種品項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之中藥材。原則上一般食用中藥材宜選擇無毒,劑量小且經炮製過的正確藥材,其中大多屬於甘平或是甘溫的中藥材。


絕大多數補藥並不含有毒性,但不含毒性的補藥也有可能會傷害到身體,關鍵在於如何使用的問題。食物和中藥一樣都有「四氣五味」之分,所謂的「四氣」即為食物吃入體內時會表現出「寒、熱、溫、涼」之作用;而「五味」則為「辛、甘、酸、鹹、苦」。一般來說「辛味」具有行氣行血作用,通常用以治療表證及氣血阻滯的食物都含有辛味,如薑、薄荷、辣椒等,辛溫的食物則兼具散寒的作用。「甘味」具有中和緩急與補血作用,通常治療虛證及拘急疼痛的食物都含有甘味,如蜂蜜、甘草,甘味食物而質潤者,則兼具潤燥的作用。「酸味」具有收斂和固澀作用,常用以治療虛汗瀉泄和遺精諸證的食物都含有酸味,如烏梅、山楂等。「苦味」具有宣泄和燥濕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熱證、秘結心煩,肺氣上逆喘促,以及寒熱濕證的食物都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萵苣等。「鹹味」具散結和軟堅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療硬結等的食物都含有鹹味,如海帶、海藻等。 (待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上)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