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6

98 / 11.02~11.08

 

中藥學堂
「藥食同源」話「食療」(下)

 

 

◎文╱陳慧芳


中藥的使用必須符合「辨證論治」的理論,根據不同的病情和體質,辨認出不同的證,施以恰當的治療,同樣的道理也應用在飲食治療中。所以應考慮個人不同的體質或症狀,而以藥食來加以平衡,調和至合乎中庸之道,使人體的生理達到平衡的狀態,自然能夠祛病強身。偏熱體質的人,可選用寒性的食材,如瓜果、蔬菜等,像梨汁、藕汁、橘汁、西瓜;偏寒體質的人,可選用熱性的食材,如一些辛香料,有辣椒、生薑能通陽健胃,胡椒、茴香可治胃寒痛,蔥白合生薑煎服可用於治療風寒外感。攝入食物五味比例協調,這樣才能使人體陰陽氣血及臟腑機能協調,所以當服用發汗解表藥時,要禁忌生冷及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斂作用,使藥物發散作用不能發揮而影響療效。服用滋補藥如參類時禁食蘿蔔,因蘿蔔為破氣之物,會影響參類藥效。「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說明食物的應用是否正確,對人的養生健身非常重要;正確使用食物是治療疾病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只要食物的應用正確,才能發揮食物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且有著進補的習慣,這種習俗源自於中醫文化,認為可以通過進補的方式來培補身體的虛損。中醫理論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是說,只有在人體正氣強健的情況下,邪氣才難以入侵,因而民間也就廣泛地流傳著中藥進補的習俗。但往往有許多不懂得中藥特性及使用方法的人,胡亂進補後導致副作用,出現「虛不受補」的狀況,有的還因此罹患疾病,可見進補必須慎重。例如人參雖為補氣之上品,對於中氣不足之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者相當有效,但是並非每個中氣不足患者都能服用。如體內濕盛者食後會出現口糜舌爛;氣鬱腹脹者食後會加重腹脹;人參屬溫燥之品,熱性體質者更是不能隨便服用。


適合常食的藥膳以保健強身、口味較清淡者為佳。因此藥膳較多應用在中醫「扶正固本」,也就是增加身體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發生,如預防感冒、慢性氣管炎、高血壓、慢性胃炎、糖尿病及腫瘤等。有許多人本來身體就比較壯實,沒有任何虛證,照理來說根本無需進補,如果胡亂使用中藥來「進補」,結果可能反而會使身體產生不適。不論是中藥還是食物,當身體需要時,即使是毒藥,也可適當使用;但是當體質不適合時,即使是毫無毒性的食物,也會因為不恰當的使用而導致不良反應。因此,服用中藥時,首先須得明瞭該藥物的特性,還得清楚自身體質的屬性。正所謂「藥是三分毒」,任何藥物使用不當都會有害。使用中藥,必須做到藥證相符方能有效;若藥證相反,必定會造成傷害,此外,不要迷信偏方,服用未經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確認過的中草藥,如果想嘗試,宜先徵詢醫師或藥師的意見,才能越吃越健康、越吃越強壯。(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藥劑部中藥組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