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

99 / 09.06~ 09.12

 

中藥學堂
三七(下)

 

 

◎文╱王秀菊


五、藥物交互作用
與西藥抗凝血劑共用會影響凝血作用,因此應隔開至少2小時以上,並監測INR(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of prothrombin time)。看診時應告知醫師目前有在服用三七或抗凝血劑以避免產生中西藥交互作用。


六、臨床案例報告
臨床上,三七在中藥活血化瘀理論指導下,常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肝炎、血管硬化等疾患5:
1. 降血脂:部分臨床案例發現,三七所含的三七葉總皂可能會降低人體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脂質過氧化物5,6,7,8,9。76例高血脂症患者用三七治療,每次1g,口服2或3次,沖服,兩個月後測量膽固醇、三酸甘油酯、脂蛋白有降低之患者,分別占76例中之78.0%,57.5%,53.0%7。
2.狹心症、心絞痛:三七所含黃酮有可能會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律以及減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壓,預防並治療狹心症4,5,6,7,8,9。孫建軍等所提出之臨床案例,用三七治療心絞痛可使心率達到正常範圍7。
3.上消化道出血:部分臨床案例,三七可能增加血液中凝血縮短凝血?原時間從而止血。此外尚可通過收縮局部血管而止血4,5,6,8,9。
4.急慢性肝炎:有些臨床案例,三七可能使血清GPT下降,降低轉氨的活性,改善血漿蛋白異常,防止肝細胞壞死,從而治療急慢性肝炎4,6,7。其中,急性黃疸性肝炎患者100例,用三七配合茵陳蒿湯治療結果對黃疸的消退和降低轉氨具明顯作用7。慢性肝炎患者30例,每日三次,每次3g,沖服,15天為一個療程,3~4個療程可使白蛋白上升7。
5.腦血管意外:臨床案例發現,不論是腦出血還是腦血栓都有用,三七既能止血,又能化瘀,有止血不留瘀,行瘀而不傷新血的特點4,6,8,9。
6.補益強身:三七皂還有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記憶、升高血中cAMP含量,影響血糖代謝…等案例報導。此外,三七中含有各種維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亦可能被作為機體營養成分達到補益強身作用6。
七、坊間混誤用
一般民間食用的炒川七葉,原植物名叫藤三七,是落葵科植物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van Steen.的多年生蔓性植物3,藤上長有乾燥瘤塊狀珠芽,別名洋落葵,雲南白藥,台灣土川七等。藤川七不等於中藥三七,中藥材三七與食用藤川七的珠芽相似,所以藤川七常被誤認為是中藥材的三七,而中藥材三七為雲南白藥的主要組成藥材,所以藤川七又被誤認為是雲南白藥,萬芳醫院洪傳岳院長先前所帶領支團隊曾研究發現,自三七萃取的成分Trilinolein具防止動脈血管硬化之活性,也許可預防心臟病。但該研究結果一見諸報,不少病患紛紛向他探聽,研究指的三七是不是常吃的炒川七?可見民眾極易混淆。甚至部分大陸文獻提到,藤三七與三七同具消腫散瘀、活血止痛之效,也很可能是穿鑿附會之說。雖動物實驗初步發現,藤三七中某些成分,可能具降血糖與抗發炎之活性,民間也流傳可治糖尿病、肝病、胃病和風濕病,但都只是傳聞,皆有待研究進一步證實。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張賢哲(2007).道地藥材圖鑑(三).中國醫藥大學印行,2007,845。
2. 林惠瑕(1988).名貴中藥材鑑別.淑馨出版社,July 1988,18-21。
3. 陳昭坤(1996).藥用植物手冊.杉林溪遊樂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62、115。
4. 楊東育、李硯民(1999).三七在臨床中的應用.河南中醫藥學刊,4,46-47。
5. 喬迎親、楊濤(1999).三七的臨床應用.新疆中醫藥,1,44-45。
6. 張春雨、李麗瑩、武景鳳、王美村(2001).三七臨床應用及作用機制的探討.黑龍江醫學,11,842-843。
7. 劉靜(2003).三七的臨床應用.醫藥導報,S1,75。
8. 趙志敏(2006).三七妙用舉隅.時珍國醫國藥,12,2633-2634。
9. 王大觀、楊淑芬(2005).中藥臨床學.知音出版社,2005,322-325。
10. 中醫藥委員會.藥用三七.2010年7月19日取自http://tcam.ccmp.gov.tw/meun_know_1_content.asp?aaa=5
11. 植物-食用川七(洋落葵).2010年7月19日取自http://www.ttvs.cy.edu.tw/kcc/935san/%C3%C3%A4T%A4C (%B6%B3%ABn%A5%D5%B5%E6).htm
12. 三七健康網.認識三七.2010年7月22日取自http://www.sanqi.com.tw/Chinese_pages/Chinese_Herb_Introduction/Recognizing_Chinese_Herb/Sanqi/about-Sanqi.htm
(本文作者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