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9

100 / 9.26~ 10.2

 

病人用藥教育

「社區型肺炎」,不容小覷!(上)

 

 

◎文╱邵婉婷

 

肺炎顧名思義是肺部因感染而導致發炎的一種疾病,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這樣的感染通常由微生物所引起,包括細菌、病毒以及真菌,最常見的則為細菌性感染如streptococcus pneumoniae、pneumococcus。容易感染肺炎的危險族群包括有:大於65歲成人、菸癮者、因疾病或飲食狀態導致營養缺乏者、潛在肺部疾病患者(如:肺纖維囊腫、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他潛在疾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臟病)、免疫機能低下者(如:HIV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接受化療患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者)、最近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其中包括流感病毒


肺炎依病人感染的環境分為社區型及院內感染兩類。社區型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肺實質急性感染,發生在未住院或住院未滿48小時之病人。院內感染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或nosoco-mial pneumonia, NP)-住院48小時後,或上次住院結束後14天之內發生之肺實質急性感染。本篇主要針對社區型肺炎進行介紹。


症狀及診斷


肺炎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短促、呼吸時有疼痛感、心跳和呼吸速率變快、噁心、嘔吐、腹瀉、咳嗽伴有黃綠色濃痰;大部分的人會發燒,打寒顫或是意識改變的情形亦有可能發生。懷疑肺炎感染時,會藉由更進一步的檢查來做為診斷依據,包括:


胸部X光檢查


● 痰液檢查-可用於辨別感染菌種以訂定抗生素治療計畫

● 尿液檢查-可作為肺炎鏈球菌或嗜肺退伍軍人桿菌兩菌種感染之診斷

● 血液檢查-住院病人須做血液學檢查,包括全血球數檢查,當白血球指數上升時,可能為細菌性的感染;有時也會做血液的培養,若感染已從肺侵襲到血液,培養出感染源可幫助抗生素治療的選擇

● 血氧量的測量–肺炎會導致血氧量的下降

● 支氣管鏡檢法-住院病人接受抗生素治療沒有改善時可進一步做支氣管的鏡檢


治療


肺炎的治療目標以感染治癒及減少併發症為主,以社區型肺炎為例,評估可能感染的微生物菌種後,依經驗療給予抗生素,大部分病人在此療法下病情皆可獲得改善,但若為病毒感染,抗生素給予則無法達到治療效果,一般都會自行痊癒,若為influenza pneumonia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之肺炎,則可給予抗病毒藥物以加速病人痊癒。


抗生素的選擇主要視病人疾病或用藥狀態、可能感染菌種對抗生素的感受性而定(如表一)。


針對沒有併發症、近三個月內沒有接受過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建議以macrolide/azalide作為第一線治療,除了傳統的erythromycin外,較新的azithromycin以第一天500mg,接著連續四天以每天劑量250mg服用或每天500mg連續使用三天。另外還有clarithromycin每天1000mg可供選擇;對於不適用macrolide者,tetracyclines如tetracycline、doxycycline則可作為替代選擇。


有產生併發症或近三個月內曾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則建議以fluoroquinolone作為單一治療如:gemifloxacin每天320mg、levofloxacin每天750mg或moxifloxacin每天400mg;亦可和β-lactam類抗生素併用,如amoxicillin 1g每天三次或amoxicillin-clavulanate 1g每天兩次使用;有些病人還可能加入macrolide合併治療。


居家治療的社區型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後三到五天咳嗽、疲憊或發燒等症狀便會開始改善,但有些患者症狀則可能持續長達一個月之久,社區型肺炎的治療療程至少需五天以上,持續到病人退燒後48-72小時,且臨床反應穩定為止。(待續)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