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0

102 / 3.18 ~ 3.24

 

病人用藥教育

錐心刺骨的痛-帶狀皰疹(上)

 

 

◎文╱王筱萍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於臨床上可以引起兩種不同形式的疾病,即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shingles)和水痘(chickenpox;varicella)。水痘(varicella)是一個相當古老的疾病,在過去一直被視為兒童時期可能罹患的疾病,當痊癒後除可能留下一些小疤外,也同時得到了免疫力。一般而言,水痘只會發作一次,直到年老之後或免疫力下降時,這些潛伏在神經節中的病毒才會再次作怪,形成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根據統計,在美國,每年約一百萬人發生帶狀皰疹,而發生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加。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監測速訊(2013年)公告,截至本年度第10週,於本國境內,相較於去年,水痘通報累計案例數達2235例,去年同期為1739例。


帶狀皰疹之症狀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肇因於蟄伏於感覺神經節的內生性潛伏VZV 再激活所致,臨床特點就是皮膚部位疼痛,急性神經炎及單側水泡發生,一般侷限分布於皮板(dermatomal)中。老人發生機率遠高於年輕族群,癌症或人類後天免疫缺乏症病人發生機率更高。低於20 % 的病人有全身性的症狀,如發燒,頭痛,疲倦等。帶狀皰疹之皮疹型態以紅斑性丘疹開始,並快速演變成聚集型小水泡(grouped vesicles)或水泡(bullae),於3至4天內,這些小水泡會化膿,偶而會出血。當帶狀皰疹感染痊癒後,病人身上的疤痕以及色素減退或沉澱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之久。


疼痛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症狀之一,約 75%的病人於皮節處有前驅性疼痛病症,隨後皮疹於此處出現。前驅性疼痛也許是持續或間斷性,於皮疹出現前數天或數星期發生。大部分病人會以深部燃燒、抽痛或刺痛來形容這種疼痛感。


藥物治療目標


帶狀皰疹主要治療藥物為抗病毒藥物,重要治療目標包括:1. 減少急性神經炎有關疼痛的嚴重度和持續時間。2. 促進皮膚病灶快速癒合。3. 預防新病灶形成。4. 減少病毒脫落,降低傳染的危險。5. 預防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抗病毒藥物治療


口服核類似物 (nucleoside analogues, NA)是適用於 HZ 的抗病毒治療藥物;針劑主要應用在嚴重免疫不全病人。疹子出現後48至72小時內服用NA可有效降低病毒繁殖,增加傷口癒合的速度,治療急性神經炎和預防PHN,一般建議抗病毒治療天數為7天。由於過去的研究並無一致性的結果,抗病毒藥物是否可以防治皰疹後神經痛是不明確的。適用 HZ治療之口服核類似物藥品包括acyclovir, valaciclovir, famcicovir。曾經acyclovir是急性帶狀皰疹感染治療唯一的藥物,但acyclovir經口服後,身體可用率差(10 – 20 %),每日服藥頻次多(800 mg,5次/天),因而促使新一代抗病毒藥物valaciclovir, famcicovir 相繼研發出來,藉由藥品藥動學改善,減少病人服藥頻次。Famcicovir 是penciclovir的前驅藥,於胃腸道快速吸收,並於小腸壁和肝臟轉化成penciclovir;同樣的valaciclovir經口服吸收後快速轉化成acyclovir。基本上大部分的人對這些NA藥物耐受良好,其副作用包括噁心、腹瀉和頭痛。


併發症及建議治療藥物


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是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PHN 一般是定義疹子消失後疼痛仍持續超過一個月。PHN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年老,嚴重急性疼痛及皮疹等。對於中重度疼痛病人,另外,止痛藥使用也同時重要;可單獨使用一般非類固醇性消炎藥物或acetaminophen或併用麻醉性止痛藥tramadol來緩解輕度疼痛;當疼痛嚴重影響睡眠時,也許需要使用更強效的麻醉藥物。若給與抗病毒和止痛劑後仍未能足夠緩和疼痛時,可考慮以下列藥物治療:


●   三環抗憂鬱藥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
●   抗癲癇藥物
●   阿片類藥物
●   辣椒素
●   Lidocaine外用製劑
●   脊髓內注射類固醇
●   NMDA受體拮抗劑(N-methyl -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