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

102 / 8.12 ~ 8.18

 

病人用藥教育

淺談更年期賀爾蒙治療之 效益及安全性(3)

 

◎文╱黃郁文

 

藥物個論

Ⅱ.雌激素&黃體素


全身性吸收的雌激素可能會造成子宮內膜增生或癌症,有案例僅單獨服用雌激素六個月就發生這類疾病。另一文獻中提及20-50%的婦女,單獨使用雌激素一年後有子宮內膜增生的情況,週期性使用並不會比連續使用降低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因此對於沒有接受子宮切除術的婦女,需合併黃體素使用。黃體素會抑制子宮內膜組織生長,亦抑制腦下垂體促性腺激素和卵巢荷爾蒙分泌,但是對乳房細胞的抑制作用並不明顯。


近期研究發現,使用微粒化黃體素(micronized progesterone) 相較於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可降低荷爾蒙療法的乳癌風險及陰道出血機率,對血脂質的影響也很小,對於不能耐受medroxyprogesterone的人提供另一種合理的黃體素選擇。炔諾酮(norethindrone)及左旋諾孕酮levonorgestrel,衍生自睪固酮的黃體素,這類具雄性素活性的睪固酮衍生物常被用在口服避孕藥當中。含levonorgestrel的子宮避孕裝置可以幫助口服雌激素的停經期及停經後婦女避免子宮內膜增生的風險,並降低全身性吸收黃體素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及乳癌的潛在風險,但這種治療並非核准適應症。


Drospirenone(DRSP)是17 alpha- spironolactone衍生物,具黃體素、抗雄性素及抗皮質激素特性,會跟雌激素合用做為避孕藥或治療更年期症狀。


Ⅲ.口服避孕藥


低劑量雌激素口服避孕藥是處於更年期婦女欲緩解更年期症狀,同時達到避孕目的,和需控制出血問題的藥物選擇。當這些使用低劑量口服避孕藥的婦女年齡達50或51歲時,可以停用口服避孕藥,換用停經後雌激素療法以控制更年期症狀。由於口服避孕藥可能增加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因此,較為肥胖的更年期婦女應避免使用口服避孕藥。


Ⅳ.Tibolone


同時具雌激素、雄性素和黃體素效果的合成類固醇,可減緩血管收縮症狀,對乳房影響較小,但對子宮內膜有類似黃體素的保護作用。在更年期骨質疏鬆的婦女身上可以增加骨密度。通常一天一次服用1錠,持續治療至少3個月,可獲得最佳效果,但tibolone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


Ⅴ.Raloxifene


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器(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的一種,可有效減少骨質流失,增加骨密度。Raloxifene對乳房和子宮沒有副作用,可減少乳癌風險,但對減輕更年期症狀的效用較不明顯,適用於對更年期無症狀的停經婦女,可以提供作為保護骨質,減低骨質疏鬆症發生的另一選擇。


Ⅵ.天然雌激素


天然雌激素主要來自於黃豆或薯類植物等,這些植物性雌激素製劑被認為與女性體內自然產生的雌激素有化學相等性。許多更年期女性使用植物性雌激素是因為她們覺得這些補充品是「天然的」,比合成的荷爾蒙製劑安全。


有研究指出某些植物性雌激素在雌激素低下的環境中具有雌激素特性,在高雌激素環境下則有抗雌激素的效果,這樣在停經後婦女身上會促進而非降低乳癌的危險性,另有血管栓塞、心血管疾病或有雌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等危險因子的婦女仍應避免使用。短期使用植物性雌激素並不會影響子宮內膜,但長期使用下對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尚未有定論。天然雌激素在改善血管運動症狀及骨密度,在各研究上也呈現不一致的結果。2007年,台灣更年期醫學會荷爾蒙治療指引中也提到植物性雌激素對改善更年期症狀有所幫助,但療效有限。另一方面,這些天然雌激素製劑也可能會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而一些草藥可能有汞、鉛或農藥殘留。


亞洲人種得心臟疾病的風險低於西方人種,推測可能原因之一為亞洲人喜愛食用黃豆製品。黃豆中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植物性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對於熱潮紅、失眠、躁動、憂鬱、無力、關節、肌肉疼痛、心悸等更年期症狀有明顯改善效果,但長期使用之分析資料仍欠缺,故須謹慎使用。


天然雌激素中目前尚無被藥物食品管理局核准或管理的品項,所以無法確認這些植物性天然雌激素製劑的純度、療效與安全性。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