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

102 / 10.7 ~ 10.13

 

病人用藥教育

認識膽結石(上)

 

◎文╱吳盈瑩

 

前言


膽結石是一個很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一旦發生,可能導致住院或引發其它腸胃道疾病。其發生率在各種族間有很大的差異,根據統計,高加索人、西班牙人、美國印第安人有較高的盛行率,相較之下,歐洲人、非裔美洲人及日本人膽結石盛行率較低,而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5%,其中又以女性的比例較高,在美國有膽結石疾病的女性佔了6%到9%。


形成膽結石的原因


膽結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膽汁組成比例改變所導致。若膽汁中膽鹽、卵磷脂和膽固醇三者之間的比例改變,例如膽固醇過飽和使膽汁無法有效溶解過多的膽固醇,就容易形成膽固醇結晶進而演變成結石。膽結石依據組成不同可分成三 種:膽固醇結石 (cholesterol gallstones)、黑色素結石 (black pigment stones) 和棕色素結石 (brown pigment stones)。約80%患者是屬於膽固醇結石,主要由膽固醇、些許膽紅素和鈣鹽所組成;黑色素膽結石形成原因和溶血有關,主要是由膽紅素鈣組成;而棕色素結石常見於膽道系統感染。膽囊長久未受刺激收縮或排空不完全,使膽汁長時間停留在膽囊中,水分不斷被吸收,使膽汁過度濃縮也可能泥化而形成膽結石。


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臨床上形成膽結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哪種人比較容易罹患膽結石呢?根據研究報告,以下情形為膽結石的高危險群:


● 年紀是膽結石主要的危險因子,大於40歲有較高的發生率。

● 女性較男性有較高的發生率。

● 懷孕期間荷爾蒙的變化,影響膽道系統;雌激素增加膽固醇分泌,黃體素減少膽汁分泌,造成膽固醇過飽合進而增加膽結石形成的機率。

● 有膽結石家族病史的患者,其發生膽結石疾病的比例較高,這也是為何種族間盛行率差異大的原因之一。

● 肥胖者(BMI>30) 容易罹患膽結石疾病,隨著BMI增加,發生膽結石的比例上升。

● 體重快速下降者,膽結石發生率增加,可能和膽汁組成改變有關;膽汁黏蛋白及鈣濃度上升促使膽固醇結晶及結石形成。


其它像是服用雌激素、口服避孕藥、clofibrate或ceftriaxone,糖尿病患者,接受全靜脈營養治療的患者,缺乏運動或高三酸甘油脂病患都有較高的膽結石發生率。


膽結石的診斷/臨床症狀


膽結石患者主要可以分成有症狀跟沒有症狀的,大部分的膽結石患者終其一生都不會有症狀,多是透過影像檢查才發現有膽結石的存在。腹部超音波因為其非侵入性、花費低、準確率高,是最常拿來做影像檢查診斷的工具,其他還有腹部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但其準確率都沒有腹部超音波高。


膽結石最常見的症狀是膽絞痛,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絞痛經常發生於吃完油膩的食物後造成膽道收縮所致,病患會感覺到肋骨下右上腹部疼痛,有時甚至會感到胸部或右肩胛骨疼痛,無論如何改變姿勢都無法減輕疼痛。而疼痛會持續30分鐘且在幾個小時後才消失,有些人沒有吃任何時食物或夜間也會突然發作。一般來說膽結石的生化檢驗數值通常是正常的,若引起併發症才會伴隨著不正常的檢驗數值。


除了膽絞痛,有些膽結石患者也會有其他非典型的症狀像是胸痛、非特定部位的腹部疼痛、打嗝、噁心嘔吐、容易飽、腹脹、上腹或胸骨後灼燒感等,沒有膽絞痛較不易判定為膽結石,可藉由其他檢查來鑑別診斷。(待續)


參考資料


1. http://www.uptodate.com/Uncomplicated gallstone disease in adults
2. http://www.uptodate.com/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incidental gallstones
3. http://www.uptodate.com/Epidemiology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gallstones
4. http://www.uptodate.com/Dissolu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gallstones
5. Bellows CF, Berger DH, Crass RA, et al. Management of gallstones. Am Fam Physician.2005 Aug 15;72(4):637-42.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 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