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105 / 12. 12 ~ 12. 18

 

中藥學堂

中藥半夏的炮制方法及臨床應用(上)

 

 

◎文╱李雅玲

 

一、前言1


台灣市售藥材大多倚賴境外進口,若供貨短缺或成本昂貴時,藥販商人即可能用類似藥材或者民間用藥來替代,抑或者因其名稱、外觀和原植物相似而誤用、混用,如半夏即為臨床上常造成品種混淆的中藥;半夏在中藥分類上為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藥物,於80年代曾嚴重藥材短缺,故有廣西等地區將在水田栽培同科不同屬的鞭檐犁頭尖塊莖替代半夏使用,而有「水半夏」之稱,另外,臺灣民間用藥植物「犁頭草」即犁頭尖,亦有「土半夏」之稱,三者功效主治不同,比較如下表:

(待續)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臺灣市售易混淆中藥圖鑑。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06年,p.14-15。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3. 黃和平、聶久勝、黃鵬、汪電雷、張廣友。中國半夏屬藥用資源研究概況。中國現代中藥。2014年03月,第16卷,第3期。
4. 童承福。台灣常用中藥材炮製實務彙編。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12年,p.467-472。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