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106 / 1. 23 ~ 1. 29

 

病人用藥教育

嗡嗡嗡 我的耳朵發炎了! (上)

 

◎文╱王筱萍

 

你曾有過耳朵像被塞住,聽不清楚,且一碰觸到耳廓就發疼的困擾嗎?這時你可能要懷疑你的耳朵是否發炎了。


耳朵的先天防禦設備


耳朵原本就有數道先天的防禦機制來抵抗外來物質的侵入或微生物感染,這些機制包括耳屏(tragus)和耳殼軟骨(conchal cartilage)組織,可以防範外來物進入體內;毛囊(hair follicles)和峽部(isthmus)變窄可以抑制汙染物進入耳道;耳垢(cerumen)可以發展出酸性的耳道環境,而這樣的環境可以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同時,耳垢也具有疏水性,避免耳道形成理想的微生物培養皿;另外,耳垢的黏性有助於黏附細小的碎屑。


當皮膚及耳垢屏障被分解是外耳發病機制的第一步,皮膚發炎和水腫會造成搔癢和阻塞感,搔癢會讓人不由自主產生抓的動作,過度的抓癢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當耳垢的質與量改變,會影響上皮細胞細菌的遷移,並且增加耳道pH值。綜整而言,黑暗、溫暖、潮濕、鹼性的耳道將成為許多微生物理想的繁殖地。


一般耳道常見的菌叢以好氧菌(aerobic bacteria)為主,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i)是最常見的,4~25%是厭氧菌 (anaerobicbacteria),包括類桿菌屬(bacteroides)和消化鏈球菌屬(peptostreptococcus),而外耳炎真菌感染發生率約2~10%,通常好發於抗菌劑治療後,而白色念珠菌感染則常見於使用助聽器者。


引起外耳炎的其他危險因子


1. 游泳:當過多的水進入耳道,會使皮膚受到浸潤、破壞耳垢屏障,使得耳道微生物群形成葛蘭氏陰性菌落。
2. 創傷:過度清潔或耳道內侵蝕性受損,不僅可去除耳垢,還可能沿著耳道的皮膚薄層產生擦傷,讓微生物進入更深的組織,而當留在耳道的部分棉籤脫落物崩解或變細時,也可能引起嚴重皮膚反應和感染。
3. 耳道的設備:使用助聽器、耳機或潛水帽會增加使用者發生外耳炎的機會。
4. 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耳環、化妝品或洗髮劑中的化學品可能會導致使用者發生外耳炎。
5. 其他因素:如皮膚病(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放射線治療等。


外耳炎症狀及嚴重度


最常見的症狀包括耳朵痛、壓痛、搔癢、液體滲出和聽力減退。外耳炎透過病史及根據病人的症狀和身體檢查,如檢查耳廓和耳屏是否有紅斑或創傷徵象,及使用耳鏡觀察耳道狀態,並依疼痛、搔癢、是否出現紅斑、發燒,將嚴重度分為輕、中和重度。


外耳炎的併發症包括耳廓周圍蜂窩性組織炎和惡性外耳炎。耳廓周圍蜂窩性組織炎,看起來就是在耳廓周圍的皮膚呈現紅斑及水腫徵象,並有溫暖感,疼痛程度通常較惡性外耳炎 (malignant external otitis) 來得輕微。惡性外耳炎又稱壞死性外耳炎,屬嚴重,具潛在致死性的急性細菌性外耳炎,常見於老年糖尿病病人或其它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範圍可以從皮膚擴展到顱底骨和骨髓,涉及軟組織和顳部的軟骨,患者通常會有嚴重耳痛和耳漏出現。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