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106 / 2. 27 ~ 3. 5

 

病人用藥教育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媽媽手(2)

 

↑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7290

 

◎文/鄭如君

 

臨床症狀


主要症狀是在手腕橈側(拇指側)有腫痛、壓痛感,並且在手腕及拇指活動時疼痛感加劇,疼痛緊繃感甚至可能會延續到手臂,患者會抱怨很難去握住或抓取東西,嚴重的患者,大拇指無法伸直,手腕橈側會因腫脹鼓起一個腫塊。


診斷及鑑別


媽媽手的診斷主要依據詳細的非創傷性橈腕關節疼痛病史及理學檢查進行,診斷典型的理學檢查為Finkelstein's test,將患者的大拇指彎曲到掌面,以其餘四指包覆住拇指,作握拳的姿勢,將拳頭往小拇指方向做下壓的動作,這樣的動作會拉動發炎的肌腱,如果有劇痛就有可能是罹患媽媽手。此外,可以利用軟組織超音波檢查評估腫脹的情形,x-ray則有助於鑑別診斷。


容易與媽媽手有類似症狀的有:


1. 拇指腕掌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發生原因是由於人類正常老化,疼痛與壓痛感主要發生在大拇指基部和遠端橈骨莖突,若有懷疑時,可以使用選擇性的注射局部麻醉進行鑑別。

2. 隔間症候群:隔間症候群是急性肌鍵炎,發生在比媽媽手更靠近第一背腔室(first dorsal compartment)的位置,此外腫脹疼痛的位置隨著腕部的活動,可能會出現爆裂聲。

3. 晶體性關節炎:鈣化或結晶性關節病,例如痛風可能引發腕部的急性腫痛包含腕部橈側,在晶體性關節炎引發的紅腫痛比媽媽手來的更為明顯。


治療


媽媽手此類軟組織的急性發作或受傷的初步處理原則是保護、休息、冰敷。減少大拇指的活動多休息,使用量身訂做的副木固定大拇指,副木是一種熱塑性塑膠材料的輔具,可用來固定、限制或支撐患處,另外,腫痛部位使用冰敷,建議每4~6小時冰敷一次,每次約15分鐘。


媽媽手治療目標是降低患者的發炎疼痛反應,改善日常生活的不便。整體治療方針通常是以保守療法作為初步的治療,包含使用拇指八字型副木合併服用短期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如果保守療法無法改善症狀,建議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症狀嚴重的患者在初期時注射類固醇能降低發炎反應與減少肌腱增厚,減輕疼痛改善功能。一般而言,外科手術保留給接受保守療法與一至兩次注射類固醇治療下仍未改善的病人。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