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06 / 3. 6 ~ 3. 12

 

病人用藥安全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媽媽手(3)

 

 

◎文╱鄭如君

 

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使用副木及NSAIDs和職能治療。初期建議以拇指八字型副木作為起始治療。副木可能因病人的活動而有所磨損,整天穿戴副木沒有其必要性,目前亦沒有證據顯示固定患部可以改變病程。除使用副木外,建議併用NSAIDs作為疼痛緩解,除非有腸胃、腎臟或心臟疾病的禁忌症,NSAIDs應服用2~4週或更長的療程。


在比較使用副木併用NSAIDs、副木併用注射類固醇或單獨注射類固醇之回溯性研究,發現有88%輕微症狀媽媽手的患者在單獨使用副木後獲得改善,然而副木併用NSAIDs在中重度症狀的患者只有32%在疼痛方面有獲得改善。職能治療可以提供病人關於動作的修正以減少媽媽手症狀發生的相關知識。此外在長時間的固定後,手部、腕部的運動可以改善手部肌肉的強度與活動範圍。


注射類固醇


對於使用副木與NSAIDs保守療法後仍持續腫痛的病人,可在保守療法後2~6週,或依據症狀的嚴重程度提早至接近2週時給予局部注射類固醇。一般使用中效型類固醇如methylprednisolone或triamcinolone合併局部麻醉劑lidocaine來使用。在一個小型的隨機臨床試驗中,比較注射型類固醇與安慰劑,在一週後使用注射型類固醇的組別顯著改善症狀,對於注射類固醇有療效的病人,後續追蹤12個月仍持續有效。


另一隨機臨床試驗研究顯示,副木合併注射型類固醇比單獨使用副木效果更好,但是這個研究不足的是控制組並未做雙盲的注射型安慰劑,依據上述研究證據與臨床經驗,大部分的病人在單一次的類固醇注射後就能感受到疼痛緩解。若在第一次注射類固醇緩解後再度復發,給予第二次注射仍然有助益,同樣的,對於起始接受注射型類固醇症狀沒有改善依然嚴重者,第二次注射可以使用超音波引導下注射類固醇,可將藥物直接作用在患部,且用量小,並能同時降低常見消炎止痛藥的副作用,如胃部不適等。


少量的研究證據建議,藉由超音波引導技術進行注射比起未使用者有更好的療效。使用注射型類固醇的風險包含脂肪萎縮(fat atrophy)、皮膚變薄、色素沉著不足(hypopigmentation),但皆為不常見的副作用,惟反覆投與,會增加風險。停藥後,色素沉著不足可隨著時間逐漸改善。


(待續)


參考資料


1. Stenosing tenosynovitis. J Ultrasound 2012 Feb; 15(1): 20–28.
2. 媽媽手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27卷1期(2012/01) ,7-14.
3. David Ring:de Quervain tendinopathy.UpToDate online.Available at http://www.uptodate.com.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