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106 / 3. 13 ~ 3. 19

 

由「冠脂妥」事件看中藥材管理技術士

 

 

◎文/台中縣記者陳崇實

 

日前降膽固醇藥物「冠脂妥」發現偽藥的新聞震驚全國,這顯示藥品運銷網絡經手者複雜,稍有疏漏就難防有心人士將偽、禁藥流入合法供應鏈中。國際間對於藥品品質管理制度已從過去生產面向的「藥品優良製造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延伸到運銷面向的「藥品優良運銷規範」(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GDP)。我國衛生福利部也於105年2月18日公告GDP施行項目及時程,公告之施行對象為西藥製劑廠(包含醫用氣體廠、施行西藥製劑標示與包裝作業之物流業者)及持有西藥製劑藥品許可證之藥商。規範最主要的精神就是為了確保所有交付至病患之藥品品質與安全無虞。


中草藥自古以來就存在同科、同屬或是外觀相似植物誤用,以及「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混淆的問題。雖然,藥師在修習十六個中藥學分前,已接受了藥物分析、藥品鑑識、藥品管理和專業倫理的養成教育,但是為了確保中藥材來源的正確性,目前中藥廠申請藥品查驗登記時,都必須檢附該申請案之全處方藥材進行薄層層析法檢驗(TLC),而中藥廠本身也可以透過HPLC建立中藥材指紋圖譜或是以TLC作為原料基原鑑定的輔助工具,這些制度都是因為有藥師的把關而產生。


但是,國人平時在賣場或中藥行自行買來進補或是調理所用的中藥飲片,就無任何相關的品質管理及監測機制。雖然,大多數補藥並不具毒性,但如果藥材的供應或運輸鏈的其中一段發生誤用、混入或是變質的情況,誰能保證健康不受影響。


這次的「冠脂妥」偽藥事件突顯,若政府將中藥、中藥材視為一般商品任由技術士販售,沒有藥師管理把關,對於國民健康是很大的隱憂。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