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6 / 3. 20 ~ 3. 26

 

中藥學堂

易混淆中藥:升麻與漏蘆(上)

 

 

◎文╱張曜亘

 

一、前言


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中藥飲片升麻與漏蘆的外觀顏色上極為相似,兩者皆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然而無論是從它們的基源、性狀,還是藥理作用、功效等都不完全相同,在飲片調劑上應將兩者分辨清楚,並隔離儲存,避免誤取、誤用;兩者分辨如下:


二、基原


升麻:《本草綱目》釋其名曰:「其葉如麻,其性上升,故名」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二版記載,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關升麻)、興安升麻C. dahurica (Turcz.)Maxim. (北升麻)或升麻(C. foetida L.)(西升麻)。其藥用部位為根莖。關升麻主產於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北升麻主產於遼寧、黑龍江、河北、山西等地;西升麻主產於山西、四川、青海、雲南等地。1


漏蘆:《本草綱目》中記載:「屋之西北黑處謂之漏;凡物黑色謂之蘆,此草秋後即黑,異於眾草,故有漏蘆之稱」;依據台灣中藥典第二版記載,為菊科植物漏蘆屬祁州Rhaponticum uniflorum(L.) DC.之乾燥根,另有一種曾與祁州漏蘆一起作為漏蘆收載於藥典中的禹州漏蘆為菊科植物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 或華東藍剌頭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乾燥根。祁州漏蘆和禹州漏蘆為同科不同屬的兩種植物,已證明兩種植物所含化學成分不同,療效亦不盡相同。1


三、性狀


(一)升麻


(1) 關升麻:呈不規則塊狀,較多短分枝或結節狀,其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有時皮部脫落,有網狀花紋,上有數個圓形洞狀的莖基痕,兩側及下有少數細根斷痕。質堅而輕,斷面黃白色呈片狀,木部呈放射狀或網狀條紋(縱切面)。氣微, 味微苦。2、3

(2) 北升麻:與關升麻相似,主要區別在分枝較多,莖基較密,斷面微帶綠色。

(3) 西升麻:不規則塊狀,分枝較多,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有多數圓形洞狀的莖基痕,洞壁斷面有放射狀溝紋,周圍及下面鬚根較多。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有裂痕。灰黃色,味微苦。


(二)漏蘆


(1)祈州漏蘆:呈倒圓錐狀圓柱形,稍微扭曲、無分枝,顏色深棕色至黑棕色,根頭具灰白色絨毛,容易折斷,皮部顏色較深,木部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

(2)禹州漏蘆:呈類圓柱形,稍扭曲,灰黃色或灰褐色,根頭具纖維狀棕色硬毛,不易折斷,皮部褐色,木部斷面呈黃黑相間之放射狀紋理。4、5


(待續)


參考資料


1. 臺灣中藥典。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2013;1
2. 賈莉、桑偉。升麻的來源、性狀及混淆品的鑑別。北京中醫。2006-12;25(12)。
3. 傅?暾、張鳳珍。升麻常見偽品的性狀鑑別。時珍國醫國藥。2004;15(4)。
4. 衛福部中醫藥司。
5. 張憲昌、溫彩玉、徐雅慧。市售漏蘆藥材之鑑別。藥物食品檢驗局調查研究年報。2007;25:98-109 。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