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06 / 5. 22 ~ 5. 28

 

中藥學堂

痛經的經方治療(上)

 

 

◎文╱潘師儀、李孟蓉

 

前言


婦女正值經期或行經前後,週期性出現小腹疼痛或痛引腰,甚則劇痛至厥者稱「痛經」,也稱「行經腹痛」。本病是婦科常見病症,以月經初潮2~3年的年輕婦女為多見。西醫在臨床上將「痛經」分為兩種:為原發性的與繼發性的。亦有學者分為器質性者、炎症性者 及神經性者, 三種類別。


流行病學


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為功能性痛經,多發生於月經初潮後幾年內,占痛經的90%以上;而繼發性痛經多見於中年婦女,常見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盆腔炎等所引起。


歷史沿革


有關痛經的記載最早見於漢《金匱要略方論。婦人雜病脈症並治》,而後有隋《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宋《婦人良方大全。調經門。月水行止腹痛》,至金、元時期對經痛更有進一步研究,如元《丹溪心法。婦人》,明《景岳全書。婦人規。經期腹痛。證有虛實》,明《四明宋氏女科秘書。經候調門》說;又如清《傅青主女科》,吳謙等著《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調經門》,在治法及方藥上做了新的探索。


病因病機


月經不調主要是七情所傷及外感六淫,或先天腎氣不足,多產房勞,勞倦過度,使臟氣受損,腎肝脾功能失常,氣血失調,治衝任二脈損傷,而發為月經不調,常見的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不定期。治療原則重在調經,有調理氣血、補腎、扶脾、疏肝之異。


痛經發病有情志所傷,飲食起居不當,外受寒涼及先天稟賦不足。中醫認為引起痛經的主要原因為氣血虧虛,肝腎不足,胞宮失養。另有以「痛則不通」概括之,臨床論治目的在於使其「通則不痛」。


治療


(1)當歸四逆湯類1


素體陰血未盛,復加喜食生冷,寒邪乘機客於女子胞中,血行阻滯不通,則易變生痛經。方中「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芍」補血養血,緩急止痛;「桂枝」溫經散寒,通脈散瘀;「細辛」溫經散寒,並長於止痛;「通草」通利血脈,通達經氣;「大棗」益氣而生陰血。可加「烏藥、小茴香」溫暖胞宮,散寒止痛;「甘草」調和諸藥以奏其效。值得注意的是,女子血虛寒凝痛經,其治療應在經行前7天左右服藥,連服5劑為1個療程,大約用藥3至5個療程。


(2)溫經湯類2


女子在經血未盛之際,尤其是在經行期間相對血虛,而用冷水或進冷食,以致寒氣侵襲胞中,形成血瘀虛寒證。當用「溫經湯」溫經散寒、化瘀補血,使寒氣得散,瘀血得去,血虛得補,則可收到預期效果。本方的特色是將補血、散寒、活血藥適當地配合在一起。


(3)黃耆建中湯類3


痛經若為氣血本虛之類者,當經血外泄則氣血更虛,胞宮、胞脈失於濡養,導致經期小腹疼痛,喜溫喜按;氣虛而溫煦失職,可見惡寒;氣血虧虛,衝任不足,血海滿溢部多,此類型會有月經量少之象。「黃耆建中湯」補氣養血、和中止痛。方中黃耆、桂枝補氣溫中、止痛;當歸、白芍養血和中,緩急止痛;炙甘草、生薑、大棗健脾生血,以資中焦;復加茯苓、白朮健脾利濕,益母草活血調經,陳皮行氣燥濕。全方有補氣養血、和中止痛、行氣活血的效果。


(待續)


參考資料


1. 孔令娟,中醫經方治療痛經體會;甘肅中醫醫學院學報 28(5):31-32,2011
2. 唐永芬、徐敬堂,當歸四逆湯在婦科臨床上的運用,安徽中醫學院學報,8(2):36-37,1989
3. 高曉俐,加味溫經湯治療原發性經痛80例;陝西中醫,25(11):963-964,2004


(本文作者潘師儀為義大醫院藥劑部中藥局藥師,李孟蓉為義守大學中醫系實習生)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