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

100 / 2.28~ 3.6

 

病人用藥教育
惱人的香港腳(上)

 

 

◎文╱蘇純慧


足癬(tinea pedis),俗稱香港腳(athlete's foot) ,為黴菌感染所導致的足部表淺皮膚疾病。常見的致病黴菌有毛癬菌 (Trichophyton)、表皮癬菌(Epidermophyton)、小芽胞菌 (Microsporum)等三大類。成人較容易罹患足癬,主要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免疫抑制、循環障礙、營養不良、衛生不佳、創傷、與潮濕溫暖的環境等。足癬症狀可分為急性與慢性二類。首先急性足癬為自限性、間歇性且會復發,可能發生於單腳或雙腳;病人的足部通常會感覺搔癢,腳趾間有疼痛發紅的囊狀凸起或水泡,甚或延伸至腳底或腳背。足癬若未治療,會持續不斷的感染引發慢性足癬,導致患處搔癢、發紅糜爛或表皮鱗狀剝落,尤其在第三與第四腳趾間最常見。


足癬的治療


足癬的治療目標包含緩解症狀、消除現有感染以及預防未來再感染三部分。治療藥物包括抗黴菌之外用藥和內服藥品。


首先,外用藥品有藥膏、噴劑與浸泡劑等不同劑型,通常以藥膏為主。目前市面上藥膏藥品的成分主要為azoles類和allylamines 類(如附表一),多屬醫師藥師指示藥品。一般使用方法為患處早晚各塗抹一次,某些長效藥膏一天僅需塗抹一次,塗抹時應包括病灶外圍兩公分的正常皮膚區域,並加以按摩使藥膏吸收,治療時間約二至六個星期,通常為一個月。在相關臨床試驗的meta-analysis研究中發現allylamines類藥品對足癬的治癒效果較azole類藥品為優。電視廣告常見的足爽藥粉為外用浸泡劑,為含有benzoic acid與salicylic acid成份的成藥,使用時取適量藥粉溶於溫熱水後,將雙腳浸泡於藥水中,但目前尚未有足夠的資料證實對足癬的療效。另Nystatin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念珠菌(Candidasis) 之感染,對一般造成足癬之黴菌無效,因此若非確定為念珠菌感染,應避免使用Nystatin藥品。外用抗黴菌劑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短暫皮膚刺激、燒灼、乾燥、發癢、發紅或脫皮等。

 

此外,皮膚科醫師可能會針對病情同時開立外用抗黴菌藥膏以及含類固醇的藥膏使用,此時類固醇藥膏作用為止癢或是壓制黴菌感染引發的身體免疫反應,可緩減病人不適。但不可只單獨使用類固醇藥膏來治療足癬,過度抑制免疫反而助長黴菌孳生,使足癬更加嚴重。足癬病人若足部角質層較厚,可在塗抹抗黴菌藥膏前先使用去角質或軟化角質的產品,以幫助抗黴菌藥膏深入皮膚。若是患處呈現糜爛滲液時,可將醋酸鋁溶液(Burow's solution)和水以1:40比例稀釋,使用此稀釋液塗抹於患處,作為收斂劑,再塗抹抗黴菌藥膏。(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