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

103 / 6. 2 ~ 6. 8

 

中藥學堂

四君子湯

 

 

 

◎文╱張坤隆

 

一、前言


凡以補益藥為主而組成方劑,有補養人體氣、血、陰、陽等作用,治療各種虛損病證的方劑,統稱補益劑,四君子湯即屬於補益劑,用於各種虛證,包括氣虛、血虛、氣血兩虛、陰虛、陽虛、陰陽兩虛等。


二、四君子湯


依衛生福利部公告之基準方,組成為人參、茯苓、炙甘草、白朮、生薑、大棗(6:6:3:6:3:2),適應症為脾胃氣虛、消化不良、面色蒼白、食少便溏。


以補氣為主,用在脾胃氣虛所致病症,來補益脾胃之氣。組成中人參為君,甘溫益氣、健脾養胃;白朮為臣,益氣健脾燥濕;佐以茯苓,健脾滲濕,茯苓、白朮相配,健脾祛濕功效更顯著;使以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四藥互相配伍,有益氣健脾功效。1,2


三、加減


臨床運用上,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胸脘痞悶或嘔吐泄瀉者,可加陳皮以理氣助運,稱異功散;而脾胃氣虛夾有痰濕,不思飲食、噁心嘔吐或咳嗽痰多稀白者,再加半夏以燥濕化痰,為六君子湯;脾胃氣虛,寒濕滯於中焦,常有噯氣、脘腹脹滿或疼痛、嘔吐泄瀉者,再加木香、砂仁,以理氣散寒止痛,是香砂六君子湯。1,2,3,4


異功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均為四君子湯加味而成,皆有益氣健脾之功。異功散,適用於脾胃氣虛兼氣滯證;六君子湯,功效為和胃燥濕,適用於脾胃氣虛兼有痰濕證;香砂六君子湯,功效為益氣和胃,行氣化痰,適用於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比較如下表。

四、比較


方劑中理中湯與四君子湯均用人參、白朮、炙甘草以補益中氣,二者僅一藥之別,而功能相異。四君子湯配茯苓,功用以益氣健脾為主,主治脾胃氣虛證;理中湯用乾薑,功用以溫中祛寒為主,適用於中焦虛寒證。四君子湯加山藥、蓮子、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組成參苓白朮散。兩方均有益氣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湯以補氣為主,為治脾胃氣虛的基礎方劑;參苓白朮散兼有滲濕行氣作用,是治療脾虛濕盛證常用方劑;比較如下表1,2,5。

 

五、結語


四君子湯是補氣基礎方,有補氣健脾作用,調理脾胃氣虛證,補性平和,猶如君子品性中正、個性平和。臨床用於慢性胃腸炎、胃下垂、胃十二指腸潰瘍、胃腸功能減退等消化系統疾病屬脾胃氣虛證者2,3,來增強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


參考資料


1. 段少華、彭波 四君子湯及其類方應用考析。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11;25(3):84。
2. 王佃軍 四君子湯異病同治。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6(12):174。
3. 彭興強 異功散的臨床運用與體會。光明中醫。2008, 23(3) :388- 389
4. 胡榮 六君子湯的臨床運用。農墾醫學。2002,12(5) : 347-348。
5. 宋惠鳳 參苓白朮散的現代臨床應用概述。中成藥。2013,35(2):379-383。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 附設醫院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