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雄記者陳浩銘
評鑑讓人又愛又恨。恨的地方就如同無止盡的考試準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愛的地方是,多虧有了評鑑,才能讓我們有更多變好的理由。委由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辦理的評鑑或是認證/訪查是越來越多,其立意目標為提升醫療品質,雖然抱怨連連諸如擾民、或是完善照護與完善紙本的本末倒置,但若平時就有按照計畫進行標準流程,也不會是件太困難的事情,但化繁為簡仍是未來的共識。評鑑委員為該領域的實務工作專家,在指導過程會分享自家醫院的經驗與國際趨勢,各醫院可依照自己醫院規模與屬性,適當彈性調整。
教學醫院旨在完整培育醫療人員,各受訓醫療人員(包含實習生),需完成醫策會認定的訓練項目,分有核心訓練與選修項目,完整訓練課程見右方QR code;也因為評鑑的關係,我們能夠更去要求上級單位給予支持、其他單位給予協助或合作,例如第一章的「教學資源與管理」:必須提供專用辦公與教學空間,須編列教學、進修及研究經費;第三章的「跨領域教學與學術交流」:醫院需有鼓勵並補助醫師及其他醫事人員參與國際教學、研究、進修、研討會議等學術活動之機制與實質措施。提供跨領域團隊合作照護訓練課程,如醫療團隊資源管理、聯合照護案例討論會、共同照顧、出院準備服務、團隊治療、安寧療護、病人安全等;於第六章則是訓練實習生與二年期(PGY)藥師的條文,依照PDCA的精神編撰。
其中筆者認為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跨團隊合作照護訓練課程(簡稱IPE),要求藥師需融入第一線的照護,培養藥事專業能於團隊中發揮,這也是執業藥師必備的技能;另外,在台灣醫療氾濫的情況下,現場工作繁忙,又要符合勞基法,教師與學員難有時間真正的教與學,部分訓練項目恐淪為形式,如何真正實踐並且檢視與評核教學成效,並且有效的改善,確實是值得深思的。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