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7

109 / 6. 8 ~ 6. 14

 

從口罩實名制 看見藥局經營的藝術

 

◎文╱藥師許博程

 

自2月6日起口罩實名制至今已超過一百天,藥師防疫貢獻有目共睹。然而在這段期間,筆者看到是銷售的藝術以及人性的各種面向。


一樣都是健保藥局,何以有藥局總是將口罩銷售一空,但有的卻庫存一堆?其中各家藥局的心態起了決定因素:有藥師覺得這是防疫大事,因此必須給民眾方便,或是藥師覺得口罩能帶來人潮、人潮能帶來錢潮,藥局從早賣到晚甚至週日也加班賣口罩,民眾覺得便利自然會上門;但也有藥師覺得開藥局要忙著調劑處方以及銷售OTC,甚至應付口罩客會壓縮到處理其他業務的時間與品質,因此依照建議一天只賣兩小時,一次限拿兩張健保卡,還不找零,民眾覺得規定一堆,自然不願意前來。此兩種模式沒有對錯,僅是經營定位理念不同,而在業務選擇間有所取捨而已。


撇開經營者心態問題,似乎仍有其他因素主導口罩的銷售績效。以行銷4P的觀點來看,product(口罩)、place(藥局地點)與price(定價,一片5元)已是先天條件無法變動,至於promotion(促銷)則是後天可能得以努力之所在。


如何將產品或服務賣出去?思考如何把對的產品交到對的顧客手上是其中關鍵。前陣子有段時間政府配送超多「特大童」立體口罩給藥局,小朋友戴不下、大朋友不愛戴,導致兒童口罩大量滯銷。筆者觀察到一個現象:通常都是媽媽來幫小朋友買口罩。因此,我大膽提出一個策略:小孩一樣領「特大童」立體口罩,但該口罩讓媽媽戴(不忘誇一下媽媽的臉小),至於大人領的平面口罩只要改造一下就能變成兒童口罩。這方法解決了不少媽媽們的困擾,也紓解了藥局的庫存壓力。


將產品或服務賣出去的另一個關鍵是:每位銷售者都必須了解他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特色,並轉變成顧客的價值。若只是賣「口罩」,那麼客人也只會跟你買「口罩」而已。曾有客人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走進藥局表示要買口罩,但又堅持逢白色必不買(也許是容易髒污),但筆者誠懇地跟他說:這次送來的白色口罩是比較薄的,夏天天熱久戴不容易悶。客人想了想,他要買的是比較透氣的口罩而不只是白色口罩,於是欣然完成交易,賓主盡歡。


6月1日開始,醫用口罩在市場上的流通是自由銷售與實名制雙軌並行。消息一出,某美式賣場在線上平台推出口罩5片10包入售價599元後,亦有數家口罩大廠指出,因原物料熔噴不織布成本大漲,以及國內外訂單需求暴增,導致口罩恐怕回不去疫情前的價格了。然而,某便利超商業者卻逆向操作,推出1盒50片原價399元,優惠價只要299元,若為會員再折50元,亦即1片口罩低於5元。在電視不斷大力放送下,近來不少民眾焦慮不安詢問藥師:「6月之後有沒有口罩?」、「口罩怎麼賣?」這顯示,在自由市場中有貨可賣的前提下,定價(pricing)除了是獲利的利基,也是銷售的武器。


通常完成交易的最後步驟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定價:為產品嘗試尋找最適價格,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追求用最低成本獲得最高利益是普世人性,因此消費者永遠有立場對高價說「不」。假如定價太高,不願花那麼多錢(但便宜一點就願意買單)的潛在顧客就會落跑;但若定價太低,店家又無法從那些願意掏錢出來的客人身上賺取利潤。因此,在決定價格時,往往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許多經營者常根據進貨成本,加上某個固定百分比作為定價,問題是顧客總是不會根據店家的成本來決定該付多少錢。成本在定價策略中扮演的唯一角色是作為「價格的下限」,這是因為賠售不是經營的常態。


價格不只是帳單上的數字,其背後的意義是:顧客根據產品、服務能提供的價值所願意付出的金額。如果銷售者對該價值有信心,他才能理直氣壯向顧客表示,這個價格真是物超所值。反之,若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無法讓顧客看到價值,最終銷售者將成為受制的一方,在價格上任顧客予取予求。經濟學的供需法則(law of demand and supply)告訴我們:每位顧客基於對該產品的需求程度不同,而產生的價值感不同,因此其所能接受的價格當然不同。


筆者常遇到有客人因急需就診,卻沒有口罩而不得進入醫院診所,匆忙來藥局求救購買一片口罩,甚至說:「我願意花10元,不,20元買1片口罩!」但筆者也遇過不少不缺口罩的客人,進來藥局順便問過口罩的價錢後,不以為然表示,「口罩1片5元喔?以前買整盒1片不到2元!你們賺很大!」


防疫視同作戰,目前口罩等戰備物資仍受到公平交易法等法規規範,不得有聯合漲價行為,可見即便開放自由買賣,未來數月口罩售價必然會有個天花板。那麼,該如何賣才能打到顧客的需求,以最少成本獲得最大利潤或人氣,又不致於讓民眾在觀感上認為藥局「趁火打劫」,端看經營者們是否能洞見人性以及考驗著各藥師的智慧。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