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1

111 / 12. 5 ~ 12. 11

 

中藥學堂

詩經茹藘染紅裙、婦科良藥始內經中藥茜草(一)

 

◎文╱藥師何永奕

 

前言


茜草Rubiae Radix et Rhizoma,是歷史悠久的植物染料之一,始於商周時期,可用來染紅色織物,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長壽繡」,其底色便是用茜草染成的。最早見於《詩經》:「縞衣茹藘,聊可與娛」,其中的茹藘,即為茜草。秦漢之前,「茜」字作名詞時是一種顏色,也是草名;作動詞是指染紅,當形容詞是指紅色。茜草也是傳統常用中藥,具有行血、止血、通經活絡等功效。關於茜草入藥的記載,最早於《黃帝內經素問》所提「四烏鰂一藘茹丸」,可治婦人脫血、血枯經閉,為婦科要藥,其中烏鰂指的是烏賊骨,又名海螵蛸,具止血、制酸的效果,藘茹便是指茜草。此外《神農本草經》載有「茜根」一詞,指出了茜草的藥用部位為根,爾後在魏晉時期梁朝的《名醫別錄》,五代的《日華子本草》、《蜀本草》,唐朝的《新修本草》、《本草拾遺》,宋朝的《大觀本草》、《本草圖經》,及元朝的《湯液本草》等本草典籍中,茜草皆依循「茜根」予以記載。不過到了明朝,稍有不同,如《本草蒙筌》中除了茜草,也補充一個別名「地血」,另外《本草綱目》則彙集先前茜草的諸多別稱,如茅蒐、茹藘、染緋草、血見愁、風車草、過山龍等。其中血見愁、活血丹等別名,顯示有止血、化瘀之功效。而根色紫赤,可用以染絳,故有地血、染緋草、紅根草之別稱。關於茜草形態的描述,則最早記載於宋《圖經本草》,因其植物形態乃攀緣蔓生,葉四片輪生,故有四輪草、風車草之別名。1、2


基原與性狀鑑別


1. 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茜草科(Rubiaceae)茜草屬Rubia Linn.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乾燥根和根莖。


2. 臺灣中藥典第三版與中國藥典2020年版對茜草根的描述如下:3、4、5


 

植物型態與產地3、4、5

(待續)


參考資料


1. 李慧 孟憲生。中藥茜草的本草考證。中藥材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2018;41-10:p2462-2466。
2. 張琳 胡本祥 安衍茹等。茜草本草考證。吉林中醫藥;2018;38-3:p317-320。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